中国美术家旗下网站
艺术新闻

      杨群峰:砚边日记之“气韵生动”

      分享到: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2016-09-03 13:54:34

      杨群峰,字鸿声,号逍遥子。泰山人,职业画家,现定居北京。  

      199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后师从刘大为导师,任惠中导师。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会员,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家画院刘大为工作室专职画家,中国人民大学任惠中工作室画家,清华美院人物画工作室助理导师。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美协主办展览并获奖。

      2010年第三届“今日翰墨”全国书画邀请赛最高金奖。

      2011年入选文化部“中华民族人物风情画展”,2011中国国家画院师生优秀作品展,山东省第十五届新人新作展优秀奖,中国国家画院刘大为工作室师生提名展(上海浦东)。

      2012年入选中国美协“八荒通神-哈尔滨中国画作品双年展”,中国美协“美丽家园•魅力新疆”第七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优秀奖。中国美协“画说武当”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中国美协全国第三届线描艺术展优秀奖。入选中国美协“翰墨新象”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暨2012年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中国画)三等奖。

      2013年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任惠中画展暨师生展,“翰墨新象”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上海),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主题书画优秀作品展(北京)。

      2014年中国美协“七彩云南-多彩贵州-中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2014年 “菩提心生-杨群峰中国画作品展”全国巡回展,当代优秀中国画家书法家学术邀请展(北京);全国百名优秀中国画家学术提名展(上海);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十周年优秀作品展。

      2015年北京“纵歌•笔墨绸”中国画名家邀请展;韩国“中韩墨韵”中国画名家韩国邀请展;2015北京艺术水立方书画大展“中国第四届创新艺术家提名展”。

      2016年北京国中美术馆“相聚2016—迎新春美术作品邀请展”;北京国艺美术馆“明月•清风   当代中国画百家学术邀请展”。“百城百家”当代中国地域画风代表性画家学术邀请展。“丹青炫彩,共贺军魂”吴东魁艺术馆邀请展。“尚意”中国中青年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中国元素”书画名家邀请展。

      多幅品被中国美协,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新疆美术馆,韩国公州文化院等专业机构收藏。传略作品多次发表在《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中国画大观》,《艺术收藏》,《人民艺术》等报刊杂志。出版《中国画名家作品集--杨群峰水墨人物》; 《杨群峰写意人物》;《大家气象-杨群峰作品》,《中国国家画院刘大为工作室画家写生作品集》,《多彩和谐-中华民族人物风情画展作品集》,《21世纪有影响力画家个案研究—水墨视觉-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集》等专集与合集。

      《岜沙铁牛》

      南齐谢赫在其著作《画品》中提出“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其中首先提出“气韵生动”,这是六法中最重要的一法,它概括了其他五法的表现特质,在人物画盛行的时代,他的“六法”原则上是指向人物画的。古人关于气韵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气韵生动究竟是什么,义多以为气韵不可学,气韵为何物,实在玄妙。

      《春风云气近》

      秦汉时期形成了“气”的思想,从而对魏晋南北朝绘画美学中的人物画论产生了直接影响,“气韵生动”正是以汉代“元气”说为思想条件所作出的进一步美学概括。气、韵、气韵、气韵生动,关于气韵的含义,谢赫未做任何解说,也给了我们发挥的空间,“气”是什么,气在哪里,合而“气韵”又何解,千百年来有种种看法,各有不同的感觉。 “盖气者有笔气、有墨气、有色气;而又有气势,有气度,有气机,此间即谓之韵”,有气韵则有生动矣。明朝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提到“气韵不可学”,“然也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随手写来,皆为山水传神矣”,即由画家自身的主观修养发而为客观的表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就是说画家的气韵、对象的气韵与画上气韵的统一。“六法”今天看来,最重要的还是气韵生动,苟无气韵,即无生命,就不能成为一幅好作品。

      “气韵生动”要求我们在创作中要把人物的精神、性格“生动”地表现出来,我们追求的也是对人物的精神性的表现。

      《赶场-施洞》

      画家的气韵

      画家的气韵从哪里来?中国画重人品,重修养,并重节操,所以有人说“人品不高,用墨无法”,这也是中国画一贯的精神,中国画中的民族精神,在这个民族意义下,读万卷书,全面吸收书本知识,使自己具有渊博、扎实的文化素养。据载,唐寅曾师从周臣,但两人“雅俗迥别”,人问其故,周臣答曰:“只少唐生千卷书”,正是这种文化修养使唐寅摆脱了一股画匠的俗气,平添一股雅韵风致。当然读书不是读死书,学问也不单指文字、知识,当你读完《论语》,了解孔子的全部思想之后,就知道什么叫做“学问”,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

      《古笙堂印象》

      行万里路,广泛了解、认识和接触社会,深入、体验生活,并把书本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孔子也是通过周游列国治国安邦来印证其所学。个人修养不止在书本上,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学而时习之,做学而之人。刘大为老师说:“艺术永远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它是当代人物画创作的根本动力,舍此,艺术将是苍白的”。

      综上一个画家“气韵”的形成,一方面和他继承绘画传统的选择和吸收有关,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性格特性、生活经历、生活态度、生活状况等影响而决定的。合而为一才是一个画家的“风气韵度”。

      《黔之韵》

      对象的气韵,离不开型体

      面对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他(她)的衣着、身份、形体、神态以及内心精神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首先,艺术形象的“气韵”必须通过“形”充分表现出来,“人物以行模为先”,“人各一像,像各一意”,然后“气韵精神,各极其变”,写实是一幅人物画的基础。

      《清水江畔》

      谢赫评戴奎的《稽兴像》说“如其人”,评《壮士》说“有奔腾大势,恨不画激扬之态”,评仕女说:“是美女而非烈女也”,说的就是形体与精神的关系,出诸实对而又脱略行迹,主传其神气,而神气出自写实。“六法之内,惟形似气韵二者为先。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宋元明时期,在文人画思潮的引发下出现片面强调“气韵”的倾向,强调主观抒发,忽略对物象的探究和把握,当这种倾向走向极端时,弊端也就显现出来,“三五涂抹,便成一人一物”,我想在今天这种情况还是存在的,所以现在提造型能力和传统功力两方面,系统、扎实、完整的基本功训练就像打地基,地基越深厚楼房才能盖得更高。

      《岁月悠悠》

      人物对象的“气韵”,源于形,依于形,画家对它的认知,是对客观人物对象有主观意识的再认识、再审视、再品读的过程,或纯或媚,或喜或悲,或俗或雅,或真或假,或癫或痴,或卑或狂...顾恺之《画论》云:“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不待迁想妙得也。”相对于山水、动物、器皿,人是最复杂的,人的内心最不易参透。面对人物对象怎样才能不千篇一律、不平庸,怎样能快速、准确、到位的概括其闪光亮点,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大量写生并在表现人的内在性、复杂性方面有所突破。

      《象脚鼓手》

      画上的气韵,三者的统一

      思行至此,视线忽然变得模糊,“气韵”真是玄妙的东西,越想看的清晰越发迷茫,玄之妙之,迷雾一般挥之不去,剪不断理还乱。

      这画上的气韵,就存于相见时的刹那,存于创作时悸动的心灵,存于那和着繁杂人生的握着画笔的手指,存于曲折粗细变化无穷的笔触,存于或浓或淡或干或湿或虚或实的笔墨,存于眉眼,存于衣袖,存于姿态,存于枝头,存于...大自然与人完美结合,“天人合一”,这种气氛的伟力和总体韵律,一切细节都被遗忘,只剩下一种情绪随之律动,我想这就是所谓“气韵”,有气韵亦生动。

      《月娥眉》

      “艺术的极致竟然是道德,以音乐表现出来的道德”,“绘画是音乐,是旋律”,一个艺术家甘于寂寞忠于艺术,忠于自然,忠于自我,这是一个艺术家的“道德”。一幅幅作品是艺术家在艺术之路上膜拜的印迹,与人世繁华无关,与绘画技巧无关,“心随境迁”,满载情绪与情感,承载自然的万端变化,以作品为介质,完成观者与艺术家心灵的共鸣、沟通,言有尽而意无穷。

      《苗寨猎手》

      “气韵生动”,这是近一千五百年来中国绘画的最高理想,我们正处于中国水墨人物画变革的重要时期,不同时代赋予“气韵”不同的精神价值,想这“气韵”最终还是回归到人的品格,人的良知,艺术家的心态与良心,个人修养与艺术修养的共同提升。做人做事,绘画,再回到做人做事,循环往复,这就是艺术家的人生。


艺术新闻
艺术评论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美术家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网络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
Processed in 0.034(s)   6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