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旗下网站
综合新闻
    1. “钱行天下 金石凝辉——古钱及金石拓本题跋艺术品专场展”盛大开幕
    2. 2025年9月15日下午,金秋送爽,硕果盈枝,在这充满收获与希望的时节,“钱行天下 金石凝辉 —— 古钱及金石拓本题跋艺术品专场展”在人美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华商传媒集团、中国收藏家协会钱币分会主办,旨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挖掘不同文化领域的审美共性与内在联系。 嘉宾合影 出席展览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张宏,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王远,中国钱币博物馆原馆长周卫荣,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刘石,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 [详细...]
    1. 同题异趣:解析启功、欧阳中石笔下《独坐敬亭山》的书法语言
    2.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寥寥二十字,绘就一幅意境深远的水墨长卷。其洗练的文字与悠远的留白,千百年来令无数书法大家为之倾倒,竞相挥毫泼墨。在众多创作《独坐敬亭山》的书法作品中,启功与欧阳中石二位先生,以毕生淬炼的书法艺术,将诗中孤与闲、静与守的意境熔铸于点画之间,形成一字一心境的艺术奇观。透过他们笔下的《独坐敬亭山》,我们得以领略书法如何让千年诗句在笔墨间获得永恒的生命力。   诗境与书语:《独坐敬亭山》的双重解码   《独坐敬亭山》的妙处正在于其减法艺术。“众鸟高飞尽”减去尘世喧嚣,“孤云独去闲”减去人间浮躁,最终沉淀下“相看两不厌”的纯 [详细...]
    1. 甲骨文的艺术美、技术美及其美育价值刍论
    2.   甲骨文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它不仅是研究殷商社会历史的“活化石”,更以其独特的视觉形式、深刻的文化意蕴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活力,成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生动见证。在数字化与智能化迅猛发展的今天,重新审视甲骨文的多重美学价值及其对当代美育的启示,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甲骨文的艺术美:意象世界的感性呈现   艺术的本体在于审美意象,即一个完整而富有意蕴的感性世界。作为古老的文字符号,甲骨文不仅具有记事功能,还展现出多维的艺术价值。它通过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艺术创造过程,将自然物象转化为心灵意象,并最终物化为契刻于甲骨之上的视觉形式,形成一个融材料、形式与意蕴于一体的多层次复合审美结构 [详细...]
    1. 契文之美:在甲骨文的线条里遇见古老文明
    2. 刘颜涛 《党相魁先生诗》   中华文明深深蕴藏于中国的文化历史与艺术审美之中,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明的根基,而甲骨文,正是中国文字的重要源头。本文将从书法艺术的角度出发,与大家分享我研习甲骨文书法的点滴心得,特别是对其中线条艺术的体会与感悟。   线条之韵:书法艺术的情感与哲学承载   书法是以线条抒发情感的艺术语言,作品中自由舞蹈的线条,正是书家精神意识与生命状态的体现。著名画家周思聪先生曾说过:“讲究线条本身的意味很重要。线,一边经历了人与社会,一边经历着象外之境,从而使人物迁徙的血脉深含着儒道文化的底蕴。” [详细...]
    1. 香港亚洲艺术周亮点拍品在京预展
    2. 金秋十月,香港亚洲艺术周如约而至,作为聚焦亚洲艺术精品的重要艺术盛会,活动期间佳士得会推出一系列重要拍卖、预展及文化交流活动,旨在为藏家和艺术爱好者呈现来源显赫且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亚洲艺术珍藏。 9月16日—17日,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与中国书画系列拍卖的焦点拍品率先在京预展,这不仅是艺术行业的从业者了解市场动态、趋势和收藏风向的绝佳平台,同样面向艺术爱好者开放,即便不参与竞拍,也可以在此近距离欣赏到大量博物馆级别的艺术品,拓宽眼界。 预展中,古代书画精品包括具有重要展览及文献记载的倪瓒巨作《江亭山色图》,近现代书画拍卖部分则以傅抱石1946 [详细...]
    1. 建一座疗愈心灵的“桃花源”,《如花山海》艺术展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幕
    2. 9月13日,大型艺术个展《如花山海》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幕,在超2000㎡的沉浸式空间中,构筑出一座如梦如幻的“心灵治愈剧场”。展览融合AI数字、绘画、雕塑、诗歌、影像与机械装置等艺术形态,引领观众步入一个萌动而深邃的山海幻境,收获一场治愈心灵的奇幻之旅。 《如花山海》的创作起源于2018年艺术家贾伟遭遇人生低谷之后,“如花”是一个无耳无口、眉带伤痕的小女孩形象,这既是他情感的载体,也开启他以艺术疗愈自我的创作道路。展览通过“超级力量”和“天真内心”两条主线,将上古神话中的混沌、鲲鹏、神龙等意象,转化为萌系且温暖的视觉符号。艺术家通过毛绒神兽、互动式装置与温暖光影 [详细...]
    1. 壮歌 | 丰子恺以笔为戈揭暴行,《战时相》以画记史鼓士气
    2. 在我们印象中,丰子恺大师的作品幽默风趣、宁静含蓄、耐人寻味。而在抗战期间,这位中国现代漫画鼻祖一改往日温情隽永的风格,以笔为戈,创作了大量揭露日寇暴行、反映抗战救亡的漫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成为那个时代的缩影,更成为抗战文化的一部分。 “外公用自己的笔作为武器投身到抗战当中去,画了大量抗战漫画,集成一本《战时相》,成为珍贵的历史记录。”83岁的丰子恺长外孙宋菲君一边翻阅丰子恺作品集,一边讲述外公的抗战艺术实践。在他看来,爱与和平,是丰子恺毕生的追求与创作主题,其爱国热忱与文人风骨值得后人铭记。 宁当流浪汉,不做亡国 [详细...]
    1. 作家阿城现身当代书法展
    2. 9月13日,久未露面的著名作家阿城以学术主持的身份现身壹美美术馆 “ 词语和书写的边界:刘彦湖卢俊舟双个展”开幕式,向两位书法艺术家表示祝贺。 阿城的出现吸引了众多观众慕名而来。他以文章的形式对书法与文脉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阐释,深厚的学术积累和个人思考为展览注入了专业的视角。 展览集中呈现两位当代艺术家在书法艺术领域前沿地带所进行的新探索。刘彦湖和卢俊舟在实践的路径上和书法的风格上虽各具特色,刘彦湖的书法形式易读易懂,卢俊舟则将文字表现为更具艺术姿态的符号。 刘彦湖强调文字与语言的内在关联,是试图突破日本现代书法的局限 [详细...]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艺术新闻
艺术评论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美术家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网络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
Processed in 0.020(s)   0 queries cached